【热门】美术教案范文合集10篇
作为一名教师,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美术教案 篇1一、学情分析:
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形、色与肌理等一些美术专用语言,能够使用各种工具,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,通过看看、画画,等方法表现,有简单的色彩基础,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,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,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。
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、立体造型,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,作品内容丰富,富有生活情趣;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。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,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,有待进一步地提高。同时本学期要多向学生讲授更丰富的理论知识,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更多的感受和观察。
二、教材分析:
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,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,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,以接近社会,贴近学生,学以致用为原则,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。全册共13课,内容涵盖造型表现、设计应用、欣赏评述、综合探索个学习领域,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,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,均分配在各课中。
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,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。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。
三、教学目标:
(一)总学习目标
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,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。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,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。美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。所以本册教学目标以《美术新课程标准》为依据,遵循美术教育的规律,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,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、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、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。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,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。
在美术学习过程中,激发创造精神,发展美术实践能力,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,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,完善人格。
(二)各学习领域目标
造型表现:初步认识形、色、与机理等美术语言,学习使用各种工具,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,通过看看、画画、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、所想的事物,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。
设计应用:学习对比与和谐、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,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,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,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,
欣赏评述;了解漫画与动画的艺术特点,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,说出其特色,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综合探索:采用造型游戏的方法,结合语文,音乐等课程内容,进行美术创作、表演和展示,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。
四、教学重难点:
1、学习色彩的冷暖色彩知识,体验色彩的表现力,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。
2、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、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,表达自己的情感。
3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,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。
五、教学措施:
1、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,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,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。
2、多种形式,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的差异性,人类社会的丰富性,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,认识美术的特征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贡献。同时,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,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。
3、采用多种办法,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、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,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,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,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。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,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,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六、教学进度:
第1课教室的一角2课时
第2课花手帕2课时
第3课纸品乐陶陶2课时
第4课时间告诉我2课时
第5课蔬果的联想2课时
第6课玻璃水彩2课时
第7课窗口2课时
第8课剪纸故事2课时
第9课新年吉祥2课时
第10课拼泥板2课时
第11课雪花飘飘2课时
第12课色彩ABC2课时
第13课乘风破浪2课时
美术教案 篇2教学目的:学习刻纸画,认识单色刻纸画的特点,掌握用点、线、面组合丰富调子及使用刻刀操作的方法,并刻制一幅以游泳这题材的刻纸画。
课前准备:1、表现游泳场面的图片。
2、深颜色的卡纸、小刀、木刻刀。
教学过程:
第 一 节
一、板书课题,请学生回忆游泳时的情景(人的活动内容、动态等),出示游泳场面的图片,以加深印象。
二、阅读课文:,教师介绍绘画技法——刻纸法。
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上的范画,说明刻纸的技法和使用刻刀的方法,指出用这种技法刻制的画,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。
三、教师讲解制作步骤:
以课本列举的步骤为依据,边讲边演示,从起稿、执刀、运刀到刻、撕、刮等刻纸技法的全过程。
注意下刀的轻重,过轻时表层难以撕掉,过重时则会将纸刻穿。
四、学生作业:
本节要求完成草稿,先画出大的形体,然后作黑、白、灰的处理。
第 二 节
一、 检查作业:
查看学生绘画草图的黑、白、灰处理情况,再作辅导修改。
二、复习刻纸画的制作方法。
让学生先想清楚自己刻制的的先后过程,明确哪些地方该撕去,哪些地方用刻、刮的方法。
三、 生作业:
完成全画的刻制,教师辅导。
四、 讲评:
抓住刻纸画的特点和刻制方法,评价作业效果。
美术教案 篇3设计意图:
幼儿对颜色有较高的兴趣,能大胆而富有个性的涂色。本活动将营造缤纷多彩的语言环境,通过幼儿的想象力,运用多彩的短线和点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七彩雨,以引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。针对我班幼儿现有的绘画基础,引导幼儿从熟悉的小雨点突破口,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画面,同时鼓励幼儿不断地变换颜色,大胆地表现。
活动目标:
1、引导幼儿是否能点出多变的小雨点,即线条、点等认识
2、激发幼儿对颜色绘画的兴趣,积极参与绘画活动。
< ……此处隐藏7103个字……易作出粗糙的质感;平滑的纸则有助於笔粉的平均涂布,以增加画面的光滑感。这些都是纸纹所产生的辅助效果。 橡皮的应用:橡皮除了可擦去画错的部份之外,也可作为画具使用,例如:将硬橡皮削成尖棒状,或将软橡皮捏成尖细状,便可擦出细长竹线条:此外,以橡皮(软硬皆可),轻压画面,便能产生如白云状的白色色块。只要画者肯花心思去想,橡皮定能配合个人的意思,做出所期望的效果。
擦抹技法:
擦抹技法是在画好的笔触上,以布、纸、纸笔或手指摩擦压抹的技法。由於布、纸、手指等所产生的推压作用,使铅笔粉的涂布极为平均。而达到减弱笔触痕迹。柔和调子的功能。其中布与纸适合擦抹大面积的画面;纸笔由於具有类似铅笔的尖头,适合用来擦抹小面积的画面;至於手指及橡皮的擦抹效果就显得较差,因为手的汗渍容易影响画面的效果,橡皮则很容易将笔触擦去。
水彩颜料的辅助应用:在已完成的铅笔画上,可涂抹一层淡淡的水彩,如此不但能保有原来的铅笔色调及笔触趣味。更能增添画面的色彩变化。使作品的表现更丰富。加水彩时,应避免过浓、过深的颜色。否则易将原稿的铅笔笔触盖掉;也不可用水彩笔作多次涂抹,以免色彩灰涩,笔触模糊。
熟练的铅笔技法应由简入难、循序渐进。基本技法可谓为铅笔画法入门,熟悉各类作法与应用,对於往后笔法的丰富化有莫大帮助;加上特殊技法的磨练。必能使画者迈向得心应手、挥洒自如的境界。
二、明暗与结构
早在文艺复兴时期,大师们即以严谨的态度,将解剖与透视表现得淋漓尽致,尤其是人体骨骼与肌肉结构的精练表现,到了十七世纪,才逐渐重视明暗的表现力,徐悲鸿先生便曾指出:在林布兰之前,作品都按肌肉外型来画,林布兰之后才用明暗分面法,这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画家观察客观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明暗法在表现上更为有力,这种素描对油画最有益,加上十九世纪印象派对光与色的提倡,因此,注重内在结构坚实表现的结构画法,便逐渐为外表光鲜的明暗画法所取代。
明暗与结构是体积表现的两大基础,二者关系密切,互为表里。 何谓明暗素描与结构素描,事实上两者皆须借助明暗的提示,并以结构面的方式加以理解。明暗素描以明暗为主,利用结构表面的明暗变化进行素描。而结构素描则是以结构为主,明暗为辅进行素描,且多以线的概念加以表现。两者的差异在於明暗素描是表面的,多变的,受光线左右,而结构素描则是从本质出发,是内在的,较稳定结实且较不受光线左右。
在素描的实际进行上,光影素描通常以感性出发,先掌握大体的造形及调子,再经由分析深入刻画细部,最后进行整体调整而完成画面。但结构素描的训练方式,则是由内而外的理性观察,再加以表现;
三、三大块五大调
三大块:黑、白、灰
五大调:黑、白、灰、反光、投影
1.高光:在受光面部份,结构面上光线之入射角与反射至眼睛之反射角相等时,单位面积反射光量最多,故为受光面的最亮处,在结构体上呈现最白的调子。一般而言,高光泛指受光面较亮之调子,以别於中间调,而高光点理论上只有一点。
2.半明部:亦为受光面部份,高光以外之结构面,因光线进行角度的关系,单位面积反射至眼睛的光量,则依其角度变化而逐渐减弱,在结构体的明暗上呈现较灰的调子。
3.明暗交界线:受光面与背光面的交界处,由於此处结构面与光线进行方向平行,单位面积的受光量几近於无,而且所受的反光量亦最少,因此在结构体中呈现最暗的调子。
4.反光:受光面的明暗变化,受光源进行的方向所影响。而背光面则正好相反,其结构面的明暗变化,是受到反射光的影响,反光程度的强弱,会因光源强弱及反射物体结构面的方向、距离及材质的影响,
美术教案 篇9知识要素
“树分四枝”叶有不同形状和大小
技能要求:
能画出线条的疏密对比
教学目标
体验与发现:通过写生树木,感受发现它的自然美
实践与创造:掌握写生树木的方法,并可大胆取舍 欣赏与评议:欣赏评论自己或别人写生的树木
教学重点
树枝的前后穿插
教学难点
树叶的疏密变化
教学过程
一.引导与观察
1.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树木的结构特征。
2.用手摸摸树皮,看清树皮的纹理,体验树皮的质感、手感。
3.绕树走几圈,看清楚暴露在外的树根是什么样子?
4.抬头看看树叉的生长方向,树叶的形状及组织排列。
二.了解与写生
1.欣赏同龄人写生树的作品。
2.教师演示画树从下往上画的方法。
3.学生尝试写生,注意构图。也可以仅仅画树干或树叶。
三.指示与辅导
1.让学生知道树是有生命的,是大自然美的造化。
2.线条不要画得软、油、滑,要有节奏、粗细、疏密。
3.观察树木越往上越细,分枝时先画前再画后,懂得取舍,画树叶注意聚散。
四.欣赏与评论
1.自评作业的优缺点,同时也能说出不足。
2.小组互评,并说出画树的要注意的问题。
3.教师选择有特点的作业讲评。
美术教案 篇10教学目标:
知识目标:学习设计制作有主题小报的方法。
能力目标:培养学生制作队报的能力情感目标: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让大家对水资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,同时也号召大家平时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节约用。
重点:
通过收集资料、相关图案、版面设计,学习有主题宣传小报的设计、制作方法。难点:主题突出与布局的设计。
教学过程
一、课前收集
1、查一查我国的节水标志含义是什么?“世界水日”和“中国水周”各是哪一天?
2、收集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资料和我国目前水资源的情况。
二、组织教学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。
三、讲授新课
1、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:
(1)播放课件:了解水的作用、水资源现状。
(2)提出问题:你能想象吗,假如没有水,地球将是什么样?
(3)说一说,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、污染水的现象?
(4)小组讨论: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,维持生态平衡?
2、欣赏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和艺术作品。
3、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。
4、欣赏学生作品,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。激发创作灵感。小报的组成包括:
(1)主题:文字清晰、醒目、突出。
(2)装饰图案:色彩鲜艳、形象生动。
(3)文字介绍:内容具有科学依据、真实、概括。
四、学生作业小组合作形式完成。
五、小结
1、生作品,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节约用水的建议?
2、我们珍惜、爱护水资源,广开水源,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必再为缺水而发愁,宝贵的水资源也就能为我们永续利用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