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

时间:2024-07-14 16:29:14
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

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

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,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,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,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

[片断一]

师:学校刚刚举行了运动会,同学们都参加了吗?

生:都参加了!

师:那肯定有很多同学都获奖了吧?

生:那当然!

师:都有谁获奖了?(学生积极举手发言,课堂气氛活跃)

师:我们班的同学真不错。(老师随即出示小黑板)

垒球比赛

姓名王潇凯仲添翼姜涛

成绩(米)25.75423.12920.955

得数保留一位小数

师: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,统计员要求结果保留一位小数,你会吗?

(学生独立练习)

师:谁来汇报一下结果?

生1:结果保留一位小数,分别是:25.8、23.1、21.0。

师:你是怎么保留一位小数的?

生1:保留一位小数,就看小数的第二位,第二位大于或等于5,就向前进一;小于5就舍去,采用四舍五入法。

师:姜涛的成绩是21.0米,这个0可以去掉吗?

生2:21.0这个0不能去掉,21.0是精确到十分位,21是精确到个位。

[反思]

数学计算教学原本是充满情趣的,而传统的计算教学之所以变的乏味,是因为教师们常常使计算教学脱离了我们的生活,只是纯粹地进行机械重复、繁重的训练。在新课程的理念下,教师要认识到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重要的物质载体。但是作为课程的实施者,在教材处理方面,要以“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”的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思想,合理处理好教材,做教材的开发者、创造者,让教师所用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。本着这样的理念,教学时我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了教材,利用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情况,设计数学问题复习旧知,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,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的情景。

[片断二]

师:张双佳同学虽然感冒了,但她仍坚持参加运动会为班级争光,她的这种精神真令老师感动。在运动会上,张双佳同学跑100米用了19秒。那你能算出她每秒跑多少米吗?

生:能。

师:怎么列式?

生1:100除以19,即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。

师:对吗?

生:对。

师: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计算。(学生兴致勃勃地计算起来)

约两分钟后,有个别学生微微抬头看别的同学。又过了一会儿,有学生禁不住发出了细小的声音。这时有个平时比较敢提问的学生站起来。

生2:老师这道题不好算的?(其余学生一片赞同声)

师:“不好算”是什么意思?

生2:除不尽。

师:那你们在除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?(趁机介绍“循环小数”)

师:商除不尽怎么办呢?

师: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除尽时,我们就需要求商的近似值。比如说,得数保留一位、两位或三位小数。在这场比赛中,统计员要求保留一位小数,怎么保留?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吗?

……

(教师指导列竖式计算)

师:求商的近似值与以前学的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?

……

[反思]

如何让学生想到求近似值呢?是按照教材上的安排由教师直接讲解呢?还是……最终我还是没有按照教材上的处理,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、去体验、去经历,产生求近似值的需要。当学生看到题目后,都是不假思索地就列式计算,可算呀算呀,发现有点不对劲:这得除到何时才结束呀?而且这个结果非常有规律。这时我没有立刻告知,用一句“怎么办呢”把问题又给了学生。让学生在知与不知之间形成“空白地带”,从而激起了学生调动一切知识去探究问题的欲望,使他们在反思、调整中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。这一教学环节的安排更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,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引导者,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。

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2

这几天教学了国标五上《商的近似值》这一内容,教学中困惑多多。

困惑一:教材中这一内容的编排是否合理?

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,第一课时教学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”,第二课时教学“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去尾法或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”。作为一名普通教师,我似乎没有权力质疑由各权威级数学专家编订的教材是否合理。但通过实际教学我认为这一内容的编排如能进行适当调整会更好。

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结束后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:只有当除法计算除不尽时才根据需要用“四舍五入”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,即将取商的近似值与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划上了等于号。学生将求商的近似值方法与求积的近似值方法进行了对比,都认为取积的近似值可以先通过计算求出积的准确值,后根据要求用“四舍五入”的方法求出积的近似值;而求商的近似值则无法求出准确值,只要“除到比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”。

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3

数学来源于生活,本节课从生活的“真实”入手,从自然引入,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,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,自由表达的空间,让学生情入生活、心入生活,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、感悟数学知识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。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,遇到不适宜用“四舍五入”法取商的近似值,就要用“去尾”法和“进一”法来解决。

在教学中,我始终抓住两点:一个是取近似值的方法,另一个是区分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相应的方法。

我在教学《商的近似值》一课时,对教材进行处理,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。首先出示例12(1):小强的妈妈要将2、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,每个瓶里最多可盛0、4千克,需要准备几个瓶子?”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,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,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。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。再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,得到商为两位小数时。我在巡视中发现,有的学生把商是两位小数的6、25,就放在哪就不管了。这时我问:“实际计算瓶子的个数时,有6、25个吗?应该保留到什么数呢?商的时候应该怎么办?(生:应该保留整数。)老师又问:6个瓶子够吗?听后,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整数的道理,而且还要向个位进一。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“进一”法法求商的近似数。接着例12(2)学习了用去尾法,解决实际问题。 本课时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,所以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练习,所用的时间比较多多。另外,将学生的水平估计得太高,出示的题目有的比较难,导致学生在联系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,浪费了一些探索新知识的时间。

在本课的 ……此处隐藏6770个字……用教材,全面贯彻课改精神,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上的“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”三维目标而努力教学,这样才无愧于学生,才能称得上是一名新课改下的老师。

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4

目标预设

1、认识循环小数,理解在小数除法运算中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,会用“四舍五八”法截取商的近似值。

2、在计算过程中,能有条理地说出自己思考的过程,发展语言表达能力。

3、经历探索用“四舍五入”法求商的近似值的过程,并能正确进行取值。在探索的过程中,能逐渐学着将已有的知识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,能较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。

教学重点:用“四舍五入”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数。

教学难点:理解用“四舍五入”法保留小数位数的方法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情境导入

谈话:昨天黄老师对三位运动员进行了15秒短跑测试,让我们一起去看看,谁是比赛的冠军!(出示表格)

运动员黄陈杰施宇磊蔡凯

跑得米数858082

二、探索交流

1、教学例题

(1)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,教师提问:从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?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。(已知路程与时间,求速度)还可提出哪些问题?

(2)提问:要求黄陈杰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,该怎么算?(速度=路程÷时间)学生尝试列式计算。

(3)指名一生板演,教师巡视。(让大部分学生产生困惑:商总是除不完)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之间我们先来一次比赛。

我给你们一个八位小数,请你把它保留一位小数,看谁算的快。但是老师的要求是一位一位给你们看。

比赛开始23.256345875.69856471

小组讨论:怎么做才能很快的说出答案?(后面的6位小数要看吗?为什么?)

(4)集体观察思考:这道题的商有什么特点?

这时教师相机向学生讲解循环小数的含义,说明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。(自学课本第101页的“你知道吗)

(5)教师说明:这样的小数可以用“四舍五入”法求出它的近似值。让学生观察竖式,提问:谁能试着把它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?你是怎样想的?除到哪一位比较好?与积的近似值比较一下。

指出:如果要将结果保留两位小数,就要看它小数部分的第三位,第三位上的数字满5就向前一位进1,所以结果就约等于5.67米。

生1:我与大家的看法不同,当商到小数点后第二位“6”时,也可以不要继续除下去。

(同学们个个惊奇地看着生1,迫切想知道为什么。)

生1:大家这时只要看一看除法竖式的余数是10,它大于除数15的一半,所以商的千分位上的数肯定大于5,不必继续除就知道千分位上的数一定五入。

师:你很能动脑筋!只要把除法竖式的余数与除数作比较,取近似值时就能预见是选择“舍”还是选择“入”,而不必比要求的多除一位。

(6)、做练习十九第1题

a.指名学生说说题中的小数都是什么小数。

b.学生独立完成,教师巡视,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。

c.集体订正说说每个近似值是如何得到的。

d、指出:用“四舍五入”法求一个循环小数的近似数时,保留几位小数,要看它的后一位数。

e.补充,指名让学生回答。

4.260260…0.8383…0.777…

8.2929…3.1414…6.231231…

2、试一试(不用计算器,同桌分工计算)

学生独立完成,算一算另两位同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?

要求学生把结果保留三位小数,(同桌交流)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么想的。

三、巩固应用、练习十九第2题

(1)看懂表格,明确要求。

(2)提问:一道题有三个要求你觉得要列几个竖式?你觉得这几道算式的商要求到第几位,为什么?

(3)学生独立完成,教师巡视。

(4)集体订正

四、开放式小结。

师: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,你能帮助定个课题吗?

生1:小数除法的近似数。

生2:求商的近似值。

师板书课题后,师:在经历了两次计算后,同学们有什么收获?

生3:与求积的近似数一样,都用四舍五入法。

生4:因为结果是近似数,必须用约等号。

生5:最关键的是竖式计算时,只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,就可以取近似值了。

生6:也可以根据余数判断商千分位上的数是“舍”还是“入”。

生7:求积的近似数,是竖式计算结束后取近似值;而求商的近似数,竖式计算没有结束就可以取近似值,只要比要求的多除一位就行了。

生8:求积的近似数,是先在横式后写出准确值,再取近似值的;求商的近似数,是直接根据竖式中除出的商取近似值的。

五、当堂检测

《补充本》

六、每日一题

联系实际想一想,下面两题的答案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理。

1、做一种奶油蛋糕,每个要用7.5克奶油。50克奶油最多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蛋糕?

2、幼儿园买50个奶油蛋糕,每8个装一盒,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?

“教材无非是个例子”。在新理念的引领下,通过师生、生生以及与文本之间的互动,定能收获到未曾预约的精彩。

1、在读题中理解题意,培养能力。原来是按照教材的例题展开教学,但发觉他与学生生活实际没有太大联系,因此改为我班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测验。例题的巧妙改动给学生留出了更为自由发挥的空间,一句“从中读出了什么信息”的开放问题,导引着学生建立条件与条件间的联系,培养了学生根据条件生发问题的能力,提高了学生收集、处理信息的水平,实现了教育无痕。

2、在试算中发现问题,联系旧知思考。教师有意制造“添0继续除还是除不尽”的矛盾冲突,把学生推到自主探究的前台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,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。,学生亲历了“做数学”的过程,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,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。

3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,探寻取值方法。除到小数位数的哪一位是求商的近似值的关键,教师以同一问题“还要继续除下去吗?”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,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,在对比中探寻取值方法,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,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。特别是生1的不同看法,不迷信于书本,在交流中与全班同学分享,变成了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。

4、在小结中对比沟通,形成整体认识。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,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,有利于学生把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,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;让每一位学生站在认知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式,这既是对知识本身的反思,更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,对知识、情感、能力、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反思,这无论是培养学生

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,还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《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