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精华】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八篇
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,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,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。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要求:
1.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。
2.复习巩固汉语拼音,学会8个生字,蓝、祖只识不写,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,认识一种笔画。
3.理解课文内容,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,我们是祖国的未来,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。
教学重点: 诵读课文,理解字词
教学难点: 理解我们是祖国的花朵,祖国就是我们的家
课前准备:
1.课文录音带
2.词语卡片
3.实物投影
4.投影课文内容
5.帮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卡片
教学过程:
一、揭示课题
1.谈话导入。 2. 板书课题:家 3. 听课文录音。提问: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?它(他)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呢?
二、初读课文
1. 听后谈话,结合学习词语 2. 看图,指导说话 3. 自由读课文要求:看清音节,读准字音;带着愉快的心情读。 4. 指名读,师正音
三、细读课文
1. 学习第一句
(1) 指名朗读
(2) 师问: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?树林是小鸟的家?小河是鱼儿的家?泥土是种子的家?
(3) 小组讨论
(4) 交流
(5)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
(6) 齐读
(7) 小结:这句话打了比方,把蓝天,树林,小河,泥土当成了白云,小鸟,鱼儿和种子的家。它们有了自己的家,生活多么幸福啊!我们有家吗?
2.学习第二句
(1) 指名朗读
(2) 师述:这也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,把我们比作了祖国的花朵,想想看,如果没有祖国,我们会怎么样?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,感觉怎样?
(3) 指导朗读
(4) 自由读,指名读,范读,指名读,齐读
3.游戏:找家
4.练习背诵
5.发散思维练习
(1) 小朋友,除了刚才你们背的内容,想一想,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,还是谁的家呢?
(2) 那么树林呢?对了,我们要保护树林,还要植树造林,让动物们有一个安乐的家。
(3) 小河里除了住着小鱼,还住着谁?你们想的真多!所以我们要保护小河,不能让脏水污染它!
(4) 那么泥土呢?说的真好!泥土太宝贵了。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地,让肥沃的土地上长出更多的庄稼,更多的水果,更多的蔬菜,更多的树林。小朋友们,请你们课后再仔细观察,去寻找更多的家。
四、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
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.教学目标:
1.继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.了解汉字的特点.
2.初步感知形容词的特点和作用.丰富学生词语.
3.引导学生仿照练习“那么……那么……”说、写句子。
4.背诵古诗,积累语言。
5.阅读短文,拓展阅读。
6.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,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。
二.教学准备:课件、词语卡片
三.教学时间:两课时四.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.语海畅游:
1.课件出示“脚往城墙里伸”的图,请学生观察:图上画的什么意思,谁能看懂?
2.古时候的人用这种图形表示一个意思,是什么呢?
3.课件出示象形文字“足”:这就是象形字“足”。引导观察每部分像什么。
4.后来足又经过了哪些变化呢?
5.课件分别出示小篆“足”和楷体“足”。
6.你还知道哪些汉字的演变过程?
7.出示字卡片:跑、跳、踩,指名认读。
8.提问:你们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?意思上有什么相同的吗?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足字旁的字?
二.读词语,说词语.
1.课件出示两组词语: 尾巴长长的牛角尖尖的泡泡圆圆的 雪白的浪花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
2.自由读两组词语,思考:每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?两组之间对比有什么不同?
3.启发思考:你还能仿照两组不同的词语说一说吗?
4.学生板书自己知道的词语。
5.全班学生齐读进行积累。
三.读句子,写句子.
1.课件出示例句。
2.指名读,其他学生思考:这句话有几部分组成?(泡泡怎样了?什么样?)
3.仿照句式说一说。
4.填空练习,指名读自己写的句子,小组互查。
四.积少成多:读读背背:
1.看书自由读《宿新市徐公店》,读准字音。
2.熟读、练习背诵。
3.互相检查。
四.阅读平台:
1.回忆读书的'方法: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?如何读准生字字音?有不理解的词语怎样做?
2.按学过的阅读方法自学短文:(自由读《快乐的回忆》,圈出不认识的字,标出自然段,查阅自己不懂的词语的意思。)
3.读中思考阅读思考题:贴鸡毛多有趣呀!请你按顺序说一说这个游戏怎样玩?
4.小组讨论交流。
5.师生总结归纳: 板书:选鸡毛——大找门——一手按,一手抚摸使鸡毛发电,同时唱歌——松手贴住鸡毛,比贴的时间长短。
第二课时语文大课堂: 玩得真开心
一.谈话激趣:同学们,你们一定会玩很多游戏吧?都玩过什么呢?能说一说吗?(丢手绢、老鹰捉小鸡、切西瓜……)
二.小组讨论:想玩什么?怎样玩?
三.组合玩游戏,同时注意观察。
1.学生讨论:我们要观察哪些内容? 游戏前有什么准备?各自什么心情? 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? 说了什么? 什么表情? 什么心理?…… 游戏结果怎样? 各自什么心情?
2.思考:要想把游戏说好还得把哪些内容说清楚? 游戏名称是什么?游戏规则是什么?
四.选择喜欢的进行小组游戏。
五.小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,注意把人物的动作、神态、语言等说具体。板书学生说话时带出的好词佳句,反复诵读,进行积累,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。
六.小组汇报,学生评议,老师点拨。
七.练习把游戏写下来或者画下来。
八.指名读写好的内容,进行评议。
九.布置作业:完成习作。
板书设计 ……此处隐藏2331个字……展示评议。
(六)拓展:读一读,说一说,我们以后要怎么做?(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)
(七)全文总结
师:你们演的真好,写的也真好,森林里的动物们想邀请你们做客了,我们一起走入它们的家。生看视频,师话外音,将学生带入一种意境:蓝蓝的天空,白白的云朵,绿绿的草坪,清清的湖水,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。聪明的小朋友在这幅画里生活、学习;可爱的小动物们在这幅图画里唱歌、嬉戏。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,让我们一起关爱动物,保护环境,创造和谐、美好的明天。
(八)拓展阅读
1、推荐阅读沈石溪的《狼王梦》和《第七条猎狗》。
2、法国女孩蒂比的《我的动物朋友们》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6初中体育教学案例——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
由于初一新生入学 广播操《放飞理想》和《舞动青春》的教学就成了这学期的首要教学内容,广播操《放飞理想》无论从教来讲还是从学习来说都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。所以,圆满完成广播操《放飞理想》教学的前提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下面仅以我的一节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来说明我是如何进行广播操《放飞理想》教学的。
一、准备部分
在这部分里我主要采用激发兴趣导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给我的课堂升温,具体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分级进行趣味游戏,并以此达到热身的目的。因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是比较“稚嫩”、孩子气还很重,适当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
二、基本部分
因为广播操《放飞理想》有硬性的教学要求,注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书面要求进行教学,所以除了尽量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外,我依然采用了传统的完整示范—分解示范、讲解教学—完整教学的模式,但是在教学过程中,我没有过分的强调“教”,而是“教”与“学”并重。在动作传授完以后,我让同学之间分组练习、讨论,互相纠错,以此培养学生自评、互评的能力,并让动作完成好的学生进行示范领做,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。因为我们的学生在上课之前都已经分组,在教学过程中,我利用学生相互攀比的心理,让他们分组比赛,看哪组同学做的规范,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,我全程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动作,在错误动作未成型之前就把它纠正过来。
三、结束部分
结束部分比较简单,只是一些课堂的常规,让学生总结点评一下这节课的收获,表扬做得好的学生,鼓励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学生,让其在课后加强练习。
通过这节课的教学,我发现自己不仅教学经验比较欠缺,在管理学生方面也不能达到完美的要求。广播操《放飞理想》的教学内容基本完成,教学效果比较理想,但是在难度较大的教学教程中,总是有个别的学生调皮捣蛋,在处理问题学生的时候,我基本都采用了微笑处理,效果不是理想。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,应该在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区别对待方法,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内容:
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4页、85页。
教学目标:
1、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会认、读、写整时。
2、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能力
3、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,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,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、按时作息。
教学重点:
认整时 、记录整时。
教学难点:
特殊时刻的认识.
教学过程:
(1)创设情景 引入新知
1、创设数宝宝情景
2、揭示课题
板书课题:认识钟表
(2)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
1、自主学习 认识钟面
(1)学生自己观察钟面,思考钟面上都有什么。
(2)提问:谁知道钟面上的这两根针叫什么名字?它们长得一样吗?
(3) 学生在其他钟面上指出时针和分针。
(4) 演示时针、分针旋转的方向,学生用小手指模仿操作。
2、归纳总结 认识整时
(1)依次出示三个钟面,分别提问:这是几时?现在时针指向几?分针指向几?
(2)分析比较找出规律,提问:学习了这三个钟面,请你比较一下,这三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,不同的地方?
(3)归纳总结:
分针指向12,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。(板书)
(4)巩固新知:
拨一拨,说时刻。
(5)认识电子计时法
(三)巩固练习 拓展新知
1、投影出示教材85页的第一幅图,?
(1)提问:小明几时在做什么?师生共同完成其他几幅图。 投影展示,全班交流。
(2)问:小明9时在干什么?同样是9时,为什么做的事却不同?
2、判断时间
3、过几小时是几时?
4、拓展新知
你知道吗?(课件展示书上85内容)
(四)全课小结
教学设计方案 篇8中班语言活动:小猪盖房子
活动目标:
1、倾听童话故事,感受故事中三只小猪团结互助的美好情感。
2、理解故事内容,知道只有勤劳、不怕困难才能造出结实的房子。
活动准备:
1、挂图(三只小猪盖房子)
2、语言磁
活动过程:
1、师幼谈话,引出话题。
教师:你们看见过用什么材料造的房子?(如木头、草、竹子、砖等)
教师:你认为用什么材料造的房子最结实?
教师:有三只小猪,他们每个都盖了一幢房子。他们为什么要改房子?使用什么材料盖的房子呢?房子结实吗?我们来听听故事(三只小猪盖房子)。
2、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第一遍,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。
教师:三只小猪为什么要盖房子?
教师;三只小猪分别用了什么材料盖了房子?(小黑猪用稻草,小白猪用木头,小猪用砖头)
教师:那么,哪只小猪盖得房子结实呢?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。
3、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遍,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。
教师:那只小猪盖的房子最结实?你是怎么知道的?
教师:那么,小白猪和小黑猪盖的房子结实吗?你是怎么知道的?(不结实,因为被大灰狼用力一撞就撞到啦)
教师:小白猪和小黑猪的房子被撞倒了他们逃到了哪里呢?(小花猪的房子里)
教师:带灰狼为什么没把小花猪的房子撞到呢?(因为小花猪的房子是用砖头造的)
教师:三只小猪是用什么方法来对付大灰狼的?
教师:故事中谁是最勤劳的?你是怎么知道的?
教师:你最喜欢哪只小猪?为什么?
教师:那么,你想对小猪们说些什么呢?(如小白猪,以后做事可不能贪图省力,勤劳的小猪才能造出结实的房子,小花猪你是一只爱劳动的小猪,我喜欢你)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。